用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6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索》2017年第4期目录和摘要

[复制链接]

64

主题

74

帖子

33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3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27 18:26: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求索》2017年第4期目录和摘要



求索特稿
当代政治伦理研究与“中国问题” 李建华 /   4
论老庄语言图像的拟人化系谱 许  结 /  16
中国农业体制改革评估及相关政策建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课题组 /  27
国际共运史研究 栏目主持:高放教授       
列宁与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 孙兰芝 /  35
季米特洛夫与共产国际的解散 张万杰 /  41
【法  学】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央地互动”的法治维度 王新红 /  48
湖湘学派与息讼化争的司法风貌
——兼论地方法治文化的建构 殷思佳  李鼎楚 /  57
ITPGRFA中传统知识的农民权利保护模式研究 陈  杨 /  63
哲  学       
孔子的道德学问不只一条主线 吴天明 /  68
社会治理的政治哲学之维 周谨平 /  75
论权利的文化建构属性 张  旺 /  83
重议1920年代张君劢中国文化观 欧阳询
——以“中国向何处去”问题为中心的考察  胡菊香 /  89
经  济
中国经济学建构的文化根基:兼论经济史学研究新思路 刘润葵 /  95
我国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布局和形态优化 童中贤  曾群华 / 103
基于系统性风险背景的证券市场网络动态演化  张  骥  龙海明 / 110
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资源基础条件研究 毛凯丰 / 117
管  理
国家治理的城市维度 宋道雷 / 124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包晓斌 / 132
中国旅游政策的演进 刘红梅  冀陈伟 / 137
文  学
六朝诗赋文的同步骈化与文体互融 莫道才 / 144
永明声律论发生的双重因素 白  崇 / 152
晚明党争与文学分期及生态 张永刚 / 157
追寻“东方的萨福”:雷克思罗斯与中国古代女性诗人 胡芳毅 / 163
非洲诺奖作家研究在中国:回顾及意义 陈凤姣 / 169
历  史
秦代地方日常行政的权责关系
——以县令丞行政权责为中心的考察  吴方基 / 175
六朝桂阳郡的白银采掘与使用
——以郴州晋简为中心    周能俊 / 182
盐铁官营:流变与反思 张  雯  彭新武 / 189
民国时期佛教徒的抗日救国实践研究 明成满 / 196
社会资本与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自愿社团文化 袁弋胭 / 203



【求索特稿】
     
当代政治伦理研究与“中国问题” ■  4-15
◎李建华

李建华,1959年生。哲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哲学)成员、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湖南省伦理学会会长等职,浙江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南大学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伦理学、公共管理学、政治哲学等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460多篇,其中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98篇。出版著作40余部,其中个人专著13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其中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2项。获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38项。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金华,321004)

摘要  政治伦理对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政治与伦理的分离或断裂以及应用伦理学的兴起带来了政治伦理学研究的问题转向;中国社会正在由单一经济驱动转型进入全面转型发展阶段,其政治生态的重构迫使我国学术界对于政治伦理学的研究必须正视中国政治问题;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伦理学首先要确证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并以“三清”政治为轴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中国传统政治伦理为基本元素,以西方政治伦理思想为基本参照,才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政治伦理学话语体系。
关键词 政治伦理;中国问题;中国特色;话语体系
基金项目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中国政治伦理思想通史”(16ZDA103);浙江师范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协同创新中心成果

论老庄语言图像的拟人化系谱 ■ 16-26
◎许  结
许结,1957年生。安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辞赋学会会长、中国韵文学会副会长、《中国赋学》主编、《中华辞赋》顾问。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学术史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中国哲学史》等刊物发表论文250篇,其中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转载80篇。出版《汉代文学思想史》《中国辞赋理论通史》等专著30余种。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 5 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6项。(安徽芜湖,241002)

摘要  在先秦诸子中,老庄思想最为超脱,且以“大象无形” “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的言说表现出非图像的特点。然观其论道摹像,以语言图像建构拟人化的形象系谱,却非其他文本所及。老庄不仅用“大象”喻示“道”由无象到实像,还通过诸如“赤子”“兀者”等形象系谱来图绘道体,并以玄鉴与目击道存的方式将语言的“声学图像”转向视觉的“光学图像”,从而使老庄的语言图像具有了极强的可观性与鉴赏性。
关键词  老庄;语言图像;拟人系谱;目击道存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6AZW008)

中国农业体制改革评估及相关政策建议 ■ 27-34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课题组

摘要   农业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此进行全面评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土地流转、新型经营体系、农业经营方式、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制度和农村金融方面等各项改革进展顺利,从而推动了农业规模化经营、促进了农业增产提效、加快了农业转型升级、刺激了农民收入增长。但依然存在农村产权改革和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的顶层设计不够全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与土地承包经营权益关系仍不明确、改革的成本分摊机制和办法尚不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的能力总体有限、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改革使供给体系效率和农民利益保护之间矛盾显现等问题。为此,应在确权基础上加快培育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及时将试点经验总结上升为指导规范改革实践的法规和政策,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和全面深化大宗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
关键词  农业体制改革;评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基金项目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创新工程;国家自然基金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群重点项目“农业产业组织体系与农民合作社发展”(71333011)
作者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课题组,成员包括魏后凯,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国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苑鹏,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郜亮亮,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胡冰川,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100732)


【国际共运史研究 】


列宁与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 ■35-40
◎孙兰芝


摘要  通过驳斥关于列宁力主签订《布列斯特和约》是卖国行径的说法,详述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的过程、布尔什维克党内的分歧、列宁为统一党内思想最终成功签约所做的不懈努力,展现列宁处理重大危机事件的政治智慧和政治艺术,发现俄国布尔什维克党是民主的,处理重大问题是按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决策的,这是党的建设中的重要机制。
关键词  列宁;布列斯特和约;政治智慧
作者简介  孙兰芝,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原社科部主任,教授。(北京,102617)

季米特洛夫与共产国际的解散 ■41-47
◎张万杰


摘要  共产国际总书记季米特洛夫经历、见证并具体领导了1943年共产国际解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他较早预见到了解散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对解散时机和程序有自己的独立考量,非常注重程序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他按斯大林的指示具体领导组织了解散工作,还具体负责了解散后的善后工作。共产国际在战时解散较为偶然和迅速,在程序上有不足,但并非像以往有研究者所言,是被迅速而粗暴地强制解散,而是在季米特洛夫领导下走完一定程序后解散的,他为之积极筹备、协调各方、规范运作,推动了其顺利而稳妥地解散,对此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季米特洛夫;共产国际;组织解散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季米特洛夫政治思想与实践研究”(15CKS02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季米特洛夫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研究”(2014M550332)
作者简介张万杰,法学博士、博士后,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浙江 杭州,310018)

【 法学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央地关系”的法治维度 ■48-56
◎王新红

摘要  在“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重新探讨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热议的宏观调控中的“央地博弈”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在法治语境下,宏观调控中的“央地博弈”,从静态看,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权力、利益和责任的配置问题;从动态看,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利益冲突、权力冲突时的行为规范问题。“央地博弈”的消极影响显而易见,但“央地博弈”的积极影响也值得珍视。发挥“央地博弈”积极效应,抑制其消极后果,必须依靠法治。完善调整宏观调控中央地关系的法律制度,通过更明确的分权、更合理的博弈规则、更科学的宏观调控执行机制以及更有力的法律责任制度来规范和引导“央地博弈”,同时,规范和引导社会力量制约和均衡政府权力。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宏观调控;央地博弈;法治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宏观调控中的信赖保护研究”(12YJA820077)
作者简介  王新红,博士,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福建 福州,350117)


湖湘学派与息讼化争的司法风貌
   ——兼论地方法治文化的建构57-62
◎殷思佳  李鼎楚

摘要  湖湘学派对湖南传统司法在息讼风貌上的影响,侧重在不同于具体制度层面的一种法治文化的实践之中。它通过“敦睦人伦”“劝课农桑”“惩治讼师”等对无讼司法风貌的造就,体现了“三个面相”上的成功;而其中揭示出,倡导核心价值的“目的因”、开放包容而不封闭孤立的“形式因”、因地制宜所本于地域性的“质料因”和法治实践承袭者的“动力因”,这些都应是当下中国在地方法治文化建构中的一般性因素。
关键词  湖湘学派;司法风貌;息讼;地方法治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2BFX020);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2015B198)
作者简介  殷思佳,湘潭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南 湘潭,411105)/李鼎楚,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401120)

ITPGRFA中传统知识的农民权利保护模式研究 ■63-67
◎陈杨

摘要 《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保护传统知识是通过保护农民权利来实现的,开创性地实现了具有约束力的传统知识农民权利保护模式。在该保护模式下,获取和利益分享多边系统与供资战略是实现农民权利的两个重要保障措施。同时,该保护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农民权利的法理性质定位不明确、有效性和法律保障机制存在瑕疵等。我国在运用农民权利保护传统知识时,应充分考虑该保护模式的利弊。
关键词 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传统知识;保护模式
基金项目  湖南省教育厅项目(16C0070)“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国际法律保护”
作者简介  陈杨,法学博士,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讲师。(湖南 长沙,410114)


【 哲学 】

孔子的道德学问不只一条主线 ■ 68-74
◎吴天明

摘要 古代经师和现代学者都认为,孔子的道德主线和学问主线都是“仁”。这是很大的误解。从学理上讲,道德是人生理想和政治理想,学问则是知识体系和创造能力,二者本非一事,不可能用同一条主线贯穿。根据孔子自己的论述,其道德和学问也不是一条主线,而是两条主线:道德主线是“仁”,学问主线则是“礼”。道德主线,孔子跟曾参讲得很明白;学问主线,孔子自己﹑弟子颜回﹑齐人晏婴﹑鲁人孟僖子和汉初司马谈都有十分清晰的论述,而且可用《论语》《左传》等经典文献来验证。可见孔学不仅是仁学,也是礼学。
关键词 孔子;道德学问;论语;仁;礼
作者简介  吴天明,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湖北 武汉,430072)

社会治理的政治哲学之维 ■75-82
◎周谨平

摘要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标志着社会建设从管理走向治理的模式转换。作为新的社会建设模式,社会治理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厘清治理之道。社会权力关系的调整、社会行为机制的革新和社会道德图式的改变都建立在深厚的政治哲学基础之上、也内生着新的政治哲学诉求。社会治理究其本质就是一种政治活动,建立在对于公共生活的现代性理解之上,难以离开道德的关照。正因如此,社会治理走入了政治哲学的视野。我国社会治理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并完成了从一元管理向多元共治的政治哲学话语转换。
关键词  社会治理;政治哲学;国家治理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政治伦理思想通史”(16ZDA103);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社会治理的政治哲学话语”(16FZX030)
作者简介  周谨平,博士,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湖南 长沙,410082)

论权利的文化建构属性 ■83-89
◎张旺

摘要  权利是当今世界的主流话语,但对于权利的理解却充满争议,权利之争的背后是文化的差异。权利并非先验的普适价值,而是由文化所建构。文化不仅为权利的界定和证明提供理由,而且影响权利的优先性和排序。但包括生存权和安全权在内的基本权利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权利的普遍性诉求与特殊文化之间的冲突只能通过文明对话的方式来化解,对话将不断拓展权利的哲学基础并建构更为广泛的权利共识。
关键词 文化; 权利;社会建构;普遍性;特殊性;文明对话
基金项目  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政治哲学的回归与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13YJAGJW010)
作者简介  张旺,博士,淮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江苏 淮安,223001)

重议1920年代张君劢中国文化观
   ——以“中国向何处去”问题为中心的考察 ■89-94
◎欧阳询 胡菊香

摘要  在1920年代中国文化思潮中,张君劢围绕“中国向何处去”问题所建构的中国文化观是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面对战后欧洲现代文化的严重危机,他高度强调“思想之独立”,藉以阐明中国新文化自主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在此基础上,他进而指明中国新文化的发展方向在于“知识之解放、政权之解放与生计之解放,三者同时并行”,亦即思想解放、民主政治、社会主义三者同时并行。由此观之,张君劢的中国文化观既不是一种文化保守主义,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西文化调和论,至多是一种形式上的中西文化调和论。
关键词  张君劢;中国文化观;中国向何处去
基金项目  湖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人文科学新发展的人文教育专业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2014459)
作者简介  欧阳询,哲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院博士后,长沙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部副教授。(湖南 长沙,410100)/胡菊香,怀化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湖南 怀化,418000)

【 经济 】   

中国经济学建构的文化根基:兼论经济史学研究新思路■95-102
◎刘润葵

摘要 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是中国孟子的古典社会经济学,而不是英国亚当·斯密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古典社会经济学出发点是农工商的实践经验,开创“为富”与“为仁”二元分离先河,由于其早已强调思维,故能称其为切合中国的“经济学范式”。斯密重构了重商主义思想,并深化了以“经济人”为出发点的适应西方的“经济学范式”。后者能够演化为“经济学范式”,只不过是“西方文化中心论”的产物。东西方文化分野,给“西方文化中心论”的形成提供了机会。时下,中华文化就有可能以相对独立且完整的知识体系重新走进世界历史舞台,并有开创适应中国国情的新经济学研究范式的丰富实践。
关键词 经济史学;中西文化;逻辑起点
作者简介  刘润葵,1943年生。曾任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经济学教研室主任、经济学教授。出版《中国新的生产方式研究》《社会经济学(国民财富的代价和选择的研究)》等8本专著;在《哲学研究》《经济学动态》《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近200篇;承担并完成5项省部级课题和1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四川成都,610017)

我国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布局
   和形态优化■103-109
◎童中贤 曾群华

摘要 推进中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应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既要优化区域空间布局,使具有承东启西和连南进北联结作用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与长武郑都市带共同构筑起支撑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金十字架构”,也要推动中部地区跨省边际城镇联动发展。着力发展中部新兴城市群,使之成为支撑中部崛起、促进经济增长、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构建以武汉、长沙、郑州、南昌、太原、合肥为核心,依托长江、沪昆、陇海、京九、京广、二广“三纵三横”重点发展轴线,形成“六核六轴六组团多节点”的空间发展格局。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形态优化;中部地区
基金项目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4GXS4D13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CJY026)
作者简介 童中贤,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湖南 长沙,410003)/曾群华,博士,湖南科技大学讲师。(湖南 湘潭,411201)


基于系统性风险背景的证券市场
   网络动态演化研究 ■110-116
◎张骥 龙海明

摘要  采用Clayton Copula函数描述股票价格波动的非线性相关性,测算Kendall秩相关系数,并运用动态阈值滑动窗口方法构建证券市场股票网络,求解网络的Kruskal最小生成树,分别从宏、微观层面对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事件—2015年股灾背景下的证券市场网络结构的动态演化规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网络呈现明显的小世界特性但不具备无标度性,最小生成树长度、直径、特征路径长度在风险事件产生时均达较低水平。中心节点数在系统性风险发生阶段剧增,能源、公用事业、金融类股票在所有研究时域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在网络当中处于较为关键的位置。
关键词 系统性风险;复杂网络;动态网络演化;最小生成树
作者简介 张骥,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博士研究生/龙海明,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 长沙,410079)


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
   资源基础条件研究 ■117-123
◎毛凯丰

摘要  基于资源基础观和邓宁投资发展周期理论等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从资源利用的角度对中国在美国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资源基础条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主要为所有权方面的技术创新投入和技术市场成交额以及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的外汇储备。经过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发现:中国对美直接投资具有战略资产寻求型动因的特征,已经产生内部化或技术溢出的效应,并反映了中国OFDI正在加速投资区域多元化、投资渠道扩大化等特点。
关键词 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产业选择;资源基础观;所有权;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作者简介 毛凯丰,经济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高级经济师。(北京,100088)
                                    
【 管理 】

国家治理的城市维度 ■124-131
◎宋道雷

摘要  国家治理与城市是政治学、城市学等学科关注的重要对象,对两者的研究形成城市政治学这门交叉学科。现代性解释范式、发展主义解释范式、全球化解释范式,这是国内外从城市维度透视国家治理及其现代化的三大解释范式。三大解释范式分别有不同的关切角度、理论内涵与主要观点,从三大不同方面解释城市与国家治理的关系。这三大解释范式对城市中国的国家治理实践来讲,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  国家治理;城市;现代性;发展主义;全球化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关系研究”(14ZDC005);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上海近郊城镇化进程中的‘镇管社区’与社区治理体系研究”(2015EZZ002)
作者简介  宋道雷,政治学博士,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200433)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132-137
◎包晓斌

摘要  流域生态补偿是指流域受益主体对生态保护主体进行补偿,是一种对流域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建设的经济手段。针对我国流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实际情况,开展流域生态补偿具有重要的意义。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需要在制定补偿原则的基础上,明确补偿主体和受偿客体,确定补偿标准,并按照适宜补偿方式和制度保障实施。同时,通过明确流域生态补偿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提供流域生态补偿服务平台,科学确定生态补偿范围,拓宽流域生态补偿融资渠道,以及加强流域生态补偿监督等,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关键词 流域;生态补偿;补偿标准;机制
基金项目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研究中心重点项目“中韩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作者简介 包晓斌,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732)

中国旅游政策的演变 ■137-143
◎刘红梅 冀陈伟

摘要 我国旅游政策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旅游政策经历了政治接待阶段、入境旅游阶段、国内旅游阶段和出境旅游阶段四个阶段,并具有旅游政策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旅游政策阶段性和导向性较强、旅游政策工具由强制性向强制性和自愿性及混合性结合转变。同时,旅游政策嬗变呈现出由政府强制性推动向政府引导和企业自主参与转变、功能单一向多元化转变、旅游政策随着旅游业发展而变化的发展轨迹。
关键词 中国旅游;旅游政策;嬗变
基金项目 国家旅游局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计划资助项目“红色旅游公共政策执行研究”(TYEPT201438);中国海洋大学基本科研项目“红色旅游政策执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201564050)
作者简介  刘红梅,博士,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冀陈伟,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山东 青岛,266100)

【 文学 】

六朝诗赋文的同步骈化与文体互融 ■144-151
◎莫道才

摘要  王国维所说一代文学的“六代之骈语”,是六朝时期的各类文体全面骈化的文学现象。“六代之骈语”不仅仅是文的骈化问题,而且是诗歌和赋与文都在同时全面骈化。这反映了文学走向自觉之后的文体互渗与文体融合的问题,是这一时期历史演变的重要趋向,并对后来的文学发展有所影响。晋宋时期在诗赋文同步骈化过程中尤为重要,是这种转变的关键时期。
关键词 六朝;骈化;文体互渗;文体融合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历代骈文研究文献集成”(15ZDB068);广西特聘专家、漓江学者专项资助
作者简介  莫道才,1962年生。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西政府特聘专家、桂林市政府特聘漓江学者。出版《骈文通论》等学术著作10多部。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献》等刊物发表论文70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一般项目2项。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桂林,541004)


永明声律论发生的双重因素 ■152-156
◎白崇

摘要 汉诗从以歌唱为主的歌诗过渡到以意义表达为主的徒诗,导致了原有声律体系的崩溃。但诗歌是韵律的艺术,其体制对声律存在内在的要求。因此,重建声律体系是徒诗本身的文体性需求。在六朝士族文化的引导下,包括声律在内的诗歌形式艺术得到了极大发展,徒诗声律化的时机已经成熟。这一契机又受到了佛教外力的推动,汉诗声律论迅速成熟并实践化。佛教之所以能够成为汉诗声律化的催化剂,是佛经在汉化过程中,接受了汉诗体制的影响,并对汉诗体制进行了积极调整。佛徒诗人的大量存在,则成为佛教与汉诗声律化的中介。
关键词  声律论;徒诗;佛经;相互影响
基金项目  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六朝文学演进中的正变问题研究”(GD12XZW02)
作者简介  白崇,文学博士,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 广州,510665)


晚明党争与文学分期及生态 ■157-162
◎张永刚

摘要  晚明东林党议之激烈与时间跨度之长,与历代党争相比,均不遑多让,尤以天启四年为界,党议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东林党与诸党士大夫之间的论争演变为东林党与阉党的政争。同年在文坛上,竟陵派旗手钟惺去世,性灵文学让位于社团文学,形成了晚明文坛主流文学前后迥然不同的两个时期。晚明文学对东林党议的反映不仅于此,还在于有异于前代的多种新变,诸如文人结社的党社一体化意识、时事文学的实录精神、演剧活动的政治动机、实学思潮的经世文风,形成了复杂多元的晚明文学生态。
关键词 晚明文学;东林党议;文学生态;文学分期
基金项目  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江苏省“333工程”三层次人才项目;镇江市“169五期”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
作者简介  张永刚,博士后,镇江高等专科学校文旅学院教授。(江苏 镇江,212003)


追寻“东方的萨福”:
   雷克思罗斯与中国古代女性诗人 ■163-168
◎胡芳毅

摘要  美国诗人肯尼斯·雷克思罗斯心中的诗神“萨福”是中国古代女性诗人,并在其晚年倾尽全力翻译她们的诗歌。女性主义思潮与雷氏的人生情感际遇及其“体验诗学”理念,促成了这一段跨域时空的诗歌因缘。雷克思罗斯创意英译的中国古代女性诗人诗歌,既再现了原诗的真挚情感,又融入了美国文化元素,做出了情欲诠释。雷克思罗斯的晚年诗歌创作是对中国古代女性诗人诗歌的积极仿拟,投射出响亮的异国“她者”声音。相遇、翻译与仿拟中国古代女性诗人及其诗歌,凸显了雷克思罗斯传播中国文化的诗歌奇缘。
关键词  肯尼斯·雷克思罗斯;中国古代女性诗人;诗歌;翻译;仿拟
基金项目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肯尼斯·雷克斯罗思的女性汉诗翻译及仿拟研究”(16YBA300)
作者简介  胡芳毅,湖南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湖南 常德, 415000)


非洲诺奖作家研究在中国:
   回顾及意义 ■169-174
◎陈凤姣

摘要  在进一步加强中国与非洲各国人文交流的新形势下,非洲文学研究日益成为外国文学界关注的重点。非洲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及其重要作品在中国的研究仍处于起始阶段,但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提升中国文学在国际上的学术话语权和构建中非融通话语体系。
关键词 非洲文学;诺贝尔文学奖;融通话语体系
基金项目  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非洲研究与中非合作研究中心项目“非洲文学在中国传播的历史与现状研究”(16FZZX06YB)
作者简介  陈凤姣,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 金华,321004)

【 历史 】

秦代地方日常行政的权责关系
   ——以县令丞行政权责为中心的考察 ■175-181
◎吴方基

摘要  地方行政权责关系作为横向权力的分配及运作问题,是政治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秦代地方政务文书出土为展开考察实践运作的权责关系提供空间。从日常行政与法律的视角审视,秦代县令丞的行政职权大致分为法律授权、自主以及两者兼有三种;行政责任分为自负责任与连坐责任,均有法律依据。秦代通过法律规范地方行政权责,调整权责关系,追求权责一致,不过实践运作出现五种权责背离情况:权责的法律制度安排非对称、法律规定责任的僵化、消极责任的问责幅度过大、同体问责严重干扰行政执行、权责关系的皇帝导向引发的背离。究其根本,秦代地方行政权责关系问题实为传统地方行政与国家法治的矛盾问题一种表现。
关键词  秦代;地方;行政职权;行政责任;权责关系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6CZS029)
作者简介  吴方基,历史学博士,广东嘉应学院政法学院讲师,江西师范大学海昏侯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广东 梅州,514015)


六朝桂阳郡的白银采掘与使用
   ——以郴州晋简为中心 ■182-189
◎周能俊

摘要 据郴州晋简所见,六朝桂阳郡存在大量白银采铸与使用的情况。该郡的白银采掘可能是以深度地下井巷采掘为主,迥然不同于邻郡始兴郡银矿的以露采或浅地层的群井采掘为主。由于桂阳郡采银方式更耗费人力物力,也更危险,因此该郡产银情况很少见诸史籍。桂阳郡辖下存在着大量的采银夫与冶民,他们被纳入到国家设置的银屯中从事专门的白银采铸工作,不同于一般的普通民户。同时,六朝国家还建立了由卫尉或少府(中央)统辖、通过银冶令或丞(郡级)下设银屯署(县乡)对辖区内银屯所管银坊罡中的采银夫与冶民进行管控的白银矿冶事务垂直管理体系,以保证国家对白银采铸的绝对控制。又由于汉末战乱导致新莽以来所采用的称量单位值的模糊不清,西晋统治时间较短、控制力有限,加之桂阳郡作为产银大郡有大量白银存在于流通领域的经济影响,以及六朝国家与桂阳官吏为了扩大对民众的盘剥而表现出来的暧昧态度,使得桂阳郡的基层社会中长期存在着西汉称量单位与新莽以来称量单位同时并行的现象。
关键词  郴州晋简;六朝;桂阳郡;银
基金项目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重点课题(15JDLS01Z);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2017N35)
作者简介  周能俊,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后。(上海,200433)

盐铁官营:流变与反思 ■189-195
◎张雯  彭新武

摘要  盐铁官营在于利用垄断而独掌利权,故而成为历代王朝解决财政危机的一大法宝。这种以政治手段将工商业垄断起来的措施,加强了集权主义的力量,却制约了商品经济的自由发展。纵观盐铁制度从“直接专卖制”到“就场专卖制”再到“纲法”“票法”的历史演变,虽然市场化运行的成份日渐增加,但政府对盐业的垄断本质并没有变;更有甚者,盐铁专营往往被官僚集团的“内部人”控制,从而成为制造腐败、伤害社会道德的渊薮。唐代刘晏的盐政改革放松管制,并使政府部分退出市场,既可以达到管控经济的目的,又不至于限制民间商业的发展,这或许可以带给我们一些启发。
关键词 盐铁官营;直接专卖制;盐铁会议;就场专卖制;纲法;票法
基金项目  北京市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传统治国方略研究”(15ZDA48)
作者简介 张雯,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 武汉,430079)/彭新武,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872)

民国时期佛教徒的抗日救国
  实践研究■196-202
◎明成满

摘要 在抗战时期,佛教界许多人士投身到抗日救国的洪流之中。他们通过发表宣言、编歌谣等形式进行抗日宣传,呼吁政府出兵抗日,号召国人积极为抗日做贡献。他们举办慈善公益性质的护国息灾法会、参加军事训练和战场救护、捐献款物,有些僧侣甚至拿起武器上前线杀敌,为抗战作出很大贡献。佛教徒在抗战中的表现,获得人们的广泛赞誉,提高了佛教的社会地位。
关键词  民国时期;佛教徒;抗日救国;实践
基金项目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近代安徽佛教的慈善公益事业研究”(AHSKY2014D60);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民国时期佛教慈善公益研究”(15FZS057)
作者简介  明成满,历史学博士,安徽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 马鞍山,243000)

社会资本与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
   自愿社团文化 ■203
◎袁弋胭

摘要  自愿社团具有积累社会资本及促进政治参与的民主功能。在社会资本理论视阈中,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自愿社团文化作为一种民主参与文化,具有自治性、自律性、开放性、民主性特征。自愿社团文化有利培养公民美德和中产阶级的民主参与能力,是促进英国民主体制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社会资本;英国中产阶级;自愿社团文化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9世纪英国社团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16YJC770036)
作者简介  袁弋胭,历史学博士,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云南 昆明,650500)


刊名:《求索》
主管主办: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编辑出版: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期刊社
地址:长沙市德雅村
邮编:410003
社长:向志柱
主编:周小毛
电话:0731-84219107
投稿邮箱:hnqszzs@sina.com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CSSCI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
湖南省双十佳期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52

帖子

218

积分

注册用户

积分
218
沙发
发表于 2017-8-28 14:36:41 | 只看该作者

赞一个关注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heme by WIN8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