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迎新索引】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简介

[复制链接]

46

主题

57

帖子

25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8 16:33: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简介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创建于1941年,至今已有75年历史。学院经历了从国立中正大学文学系,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学院、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到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发展历程。胡先骕、王易、姚明达、肖涤非、胡守仁、于心乐等一批著名学者曾先后在此执教。
    经过几代人不懈努力,学院现已经发展成为江西省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宽口径培养中文及相关专业人才的重点文科院系。设有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国际教育两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江西省首批品牌专业,2007年被确定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创于2003年,是学院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学院设有文艺理论、写作、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学语文教育、汉语国际教育等8个教研室。
经过长期建设与发展,学院已形成优良的教学与科研传统,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成绩显著。2005年“文艺学”获二级学科博士点;2011年“中国语言文学”获一级学科博士点;2012年“中国语言文学”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院拥有“十二五”重点学科1个(中国语言文学);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当代形态文艺学研究中心);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叙事学研究中心);专业学位硕士点2个(语文学科教育和汉语国际教育);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文学理论课程教学团队);省级精品课程5门(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这些荣誉和发展平台的获取奠定了我院在全省同类院系中的领先位置,获得更多父母学生的认可。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傅修延、赖大仁、陶水平、颜敏、刘松来等一批省内外知名学者。学院现有教职工84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27人,专任教师大多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有博士学位的已达43人。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3人、省政府津贴者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赖大仁);江西省“赣鄱555英才”人选者3人(傅修延、赖大仁、颜敏);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8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骨干教师2人;博士生导师8人(赖大仁、傅修延、陶水平、颜敏、刘松来、李小军、詹艾斌、李舜臣)。
近五年来,学院教师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20余部、教材8种;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20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省级科研项目和省级教改课题3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励近30余项。
学院办有面向基础语文教育并在语文教育界有较大影响的刊物《读写月报》;拥有较丰富的图书资料,藏书达12.5万余册,有现刊和报纸140余种;建有服务学生技能训练的语音验室和微格教室。
此外,学院不断加强与全国学术界的联系,一批著名学者陆续来校讲学交流;近年来举办了一系列全国性学术会议,其中主要有:“全球化语境下文学理论建设与创新”全国学术研讨会(2002年),“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文学组全国学术研讨会”(2004年),《文学评论》编委会暨“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学研究回顾与前瞻”全国学术研讨会”(2008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学术研讨会暨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第26届年会(2009年),教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2010年)等,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下面消息介绍下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1、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是省级品牌专业。
本专业培养能适应社会改革和发展需要,具有系统而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拥有较宽的人文视野和较强的继续学习与自主创新能力,读写能力突出,掌握基础教育相关理论和教学技能,且人格健全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及未来的语文教育骨干、教育专家。
开设的课程有:语言学概论、文学欣赏、文学概论、美学、写作理论与训练、古代汉语、现代汉语、逻辑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中国文化概论、文艺心理学、文学评论与写作、语文教育学、教育学、心理学、英语、体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计算机文化基础、Access数据库技术、创新创业教育、语文阅读学、汉字学、中国文学批评史、民间文学、秘书学概论、网络文学概论等。
毕业生能胜任各级各类基础教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能胜任各行业部门(如党政机关、文化宣传、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部门)、各层次的语言文字及相关工作;能为硕士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良生源。
2、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2003年新设的学校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经过十余年的不断发展,已形成比较成熟有效的培养途径。
本专业培养能适应社会改革与发展需要,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受到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文化交流与推广等方面能力的专门训练,具有较强的汉英表达交流能力、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学有所长且人格健全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开设的课程有:语言学概论、写作理论与训练、文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英语听说训练、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大学英语、体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计算机文化基础、Access数据库技术、创新创业教育、中华文化推广、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与研究、西方文化背景、跨文化交际、汉语与文化、中国文化概论、汉语史、文化研究、笔译理论与实践、英美文学作品选读、英语写作、汉字学等。
毕业生能胜任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工作;能从事基础教育相关学科的教学教研工作;能胜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文化宣传等部门的文秘与管理工作;能为硕士研究生教育提供比较优良生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heme by WIN8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