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标题:
全国第二届健康人文学术研讨会议精彩发言
[打印本页]
作者:
rrssttrst
时间:
2021-1-9 07:36
标题:
全国第二届健康人文学术研讨会议精彩发言
全国第二届健康人文学术研讨会
随着人类生活环境的变化,医疗行业的改革,疾病种类的不断复杂多样化,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社会大环境的交错之下,一个以
健康人文
为主题的新理念出现在人们面前,在医疗卫生行业的不断进展下,健康人文学科作为多学科融合的成果逐步得到了学界的认可。
11月18日,
全国第二届健康人文学术研讨会暨《健康人文》丛书首发式在太原召开
。此次会议由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医学社会与人文学组、山西医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山西中医药大学、中国工程院重大研究咨询项目《我国医药卫生人才培养战略研究》课题4组和山西医科大学健康人文研究中心联合举办,
研讨会的主题是健康人文理论探讨
。来自北京、上海、武汉、福建、四川等全国各地的医学、健康领域百余专家汇聚山西太原,针对目前健康人文领域的发展现状及方向进行交流。
以下为大会专家们的精彩发言汇总:
精彩观点
杜治政教授
分享了自身对健康人文的几点认识,包括健康人文的理念和内容、核心及需要研究的相关课题,他还探讨了医学人文与健康人文的联系与区别,并提出了关于学术界针对医学人文批评声音的几点看法。杜教授认为
健康人文不仅是学问,而且是实践,健康人文需要被践行
。他说,健康人文的践行者首先是谋求健康的本人,与此同时家庭医生、健康促进和管理的相关社会组织、为健康提供物质支持的产业等均为健康人文实践的主力,
如何将健康人文理念及行为规则付诸实施,是健康人文最大的难题
。
←
健康人文
大医精诚
→
高金声教授
以讲述艺术家英若诚先生、文学家王蒙先生及医学家王振义院士对自身职业非常热爱的事例为引信,以贯穿“大”医生张孝骞、林巧稚、曾宪九前辈及吴英恺院士的感人事迹为支撑,道出了医者人文素养的重要性。高教授说,人文是一份为他人着想的善良,
健康人文要求医者要具有对人民健康事业的一份忠诚,要具有虔诚的敬业精神和深厚的人文情怀,还要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和广博的知识,及“善独、条理和彻底”的修养和谦卑的品格。
与此同时,高教授还提出健康人文建设是一项需要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参与的系统工程,若要医务人员为公众提供更人性化的健康服务并在这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他们也应当收到来自管理者的人文关怀。
吕兆丰教授
在报告中指出
健康人文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范畴,是医学人才综合素质塑造的重要内涵
。他认为健康人文教育作为医学教育的一个分支,要实现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综合素质目标,首先要解决健康人文教育要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在对于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医药卫生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德育责任重大,大学医学德育教育责任更加重大。
医者仁心
袁钟教授
用幽默的口吻道出目前我国部分医院存在管理者以经济利益为中心、道德下滑的严重问题,以此为背景提出医院和医生要有尊严的赚钱。他说,医院是政府和社会善良的面目,医院是老百姓生老病死的温暖依附,医院是人民看到祖国美好的窗户,别把医院做成企业,那样的医院没有尊严。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常怀助人之心才能使医生在繁重的工作中不迷失自我,有尊严的“赚钱”
。
机遇与挑战
张大庆教授以全国高校建设双一流为背景,分析了医学人文学作为交叉学科的发展困境,并提出了对医学人文学的希冀与展望。他回顾了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医学人文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他指出目前来看,医学人文学科的学科属性和地位依然不明确。张教授说,
作为医学人文学科的“过来人”应该勇敢承担兴盛发展学科的责任,呼吁专家学者不要让体制化限制了医学人文学科等交叉学科的生存和发展。并对青年学者们提出四点希望:vision,视野要开阔;mission,使命感很重要;passion,要对工作充满激情;action,要有行动力。
中医与健康人文
天津中医药大学原党委书记张金钟教授讨论了中医学的人文健康理念,
他认为当今医学的发展趋势是走向人文,凸显人文,要重视健康的人文性质。
张金钟教授为我们逐一分析了中医学在疾病预防、病因学、疾病诊断、疾病治疗中的健康人文理念。中医学对健康的表述也非常凸显人文特征,比如“形与神聚”、“天人合一”、“阴平阳秘”,他指出中医学非常强调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与机体内部功能活动稳态协调的关系。最后,
张教授表示健康人文教育要为健康中国做出应有贡献,我们有责任揭示并弘扬医学的人文性质,中医学的人文健康理念必须牢固树立起来!
相辅相成
上海中医药大学何裕民教授
从中医学的角度讨论健康人文学的学科建设。何教授认为健康人文不应该是一个学科,如果用学科去规范,健康人文会越走越窄。他认为可以将其作为一种综合素养去认识。何教授指出
健康人文是医学的背景性支撑因素
,将它与诊疗技术比喻为构成健康大系统的“软件”和“硬件”,
两者必须相互匹配,所以让广大医学专业的莘莘学子意识到健康人文的重要性十分重要。
健康传播
哈尔滨商业大学副校长程伟教授
探讨了健康人文研究领域应当高度重视的领域--
健康传播中的相关知识
。程伟教授在解释了健康传播与健康传播学的定义及其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之后,以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从发文趋势、研究主题、作者分布、机构分布、跨学科合作等方面揭示了中国大陆在健康传播领域的研究状况。值得一提的是,程教授讲到新媒体时代的健康传播,因为通过增强受众者的社会参与感及满足用户个性化,并借助互联网技术具备较高的传播能力而受到广泛关注,但同样存在因监督缺失带来的虚假信息泛滥的问题,这是新媒体健康传播中我们面临的主要危机之一。
健康人文
段教授以梳理“大健康人文”这一概念提出近两年来,山西医科大学健康人文研究中心取得的研究进展为主线,介绍了大健康人文的内涵、外延、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成果及健康人文公众号在全国的影响。段教授认为健康人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大健康人文是广义的健康人文,可界定为“对人的健康境遇和生命过程优化中的影响因素,给予个体或群体全方位、全流程、全要素的健康促进和凸显人性的关怀”。他说,大健康人文是一个本土化概念,是一个中国特色概念,我们应该把它打造成“健康中国”和全球建设中的标识性概念;同时,大健康人文也是我国参与国际卫生治理和增强全球健康话语权的有力抓手,希望借此提升中国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信。
脚
踏
实
地
河北医科大学的刘云章教授
认为
健康人文的理念应是一个多元认知与构建的过程
。基本上讲,一要确立健康目标,与手段相连接,让健康理念最终扎根到百姓中间;二是健康的理想与现实关系的认识,其设定基于国人健康现实的具体健康理想;三是健康的个人与社会责任应做一个相对地分割,各尽其责;四是从行动来体现这一理念。落实到行动上,首先要对健康人文的基本概念等做研究;其次,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制定具体,可操作的政策;再次,行动的落实要有针对性、实用性,最后,对健康的评估、检验应作为一种评价指标,以此实现健康人文理念的落地。
人文教育
广州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院长刘俊荣教授
指出医学不仅是一门自然科学,还是一门技术或技艺,具有经验性,同时也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的规定性,“医学科学”仅仅反映了医学所具有的自然科学的属性。医学应当是是医学科学、医学技术和医学人文的总和。但是在近代以来的医学教育课程设置中,人文学科被大大弱化,仅仅把人文教育作为医学教育的补充,而不是作为医学教育体系中的有机部分,忽视了对医学生人文价值理念的培养。对此,
他强调以医学人物、思想方法、医学事件、文化价值和人文医学学科为切入点,把人文因素融入医学科学教学中。
亚健康与人文
王洪奇教授
报告了
亚健康概念的早期演变
,他认为,亚健康是一个逐渐形成和发展而来的概念,具有悠久的演变历史,在西方,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时期。2500年前,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 of Kos, 460BC---370BC)以及其后的罗马帝国时期哲学家、医学家盖伦(Claudius Galenus, 129---210)、此后阿拉伯医学王子阿维森纳(Avicenna, 980---1037)等人对于“虚弱”,或者“中间态”、“第三态”都有较为明确地论述。他们对于健康、疾病以及对于处于两者之间的“中间态”、“虚弱”等概念都是看作是自然现象并从自然哲学层面进行解释和说明。
“SMG”健康管理模式
山西医科大学管理学院张持晨副教授
作为山西医科大学健康管理团队负责人,介绍了由该团队所提出的
老年人“SMG”健康管理模式
,该模式以健康人文为视角,将社区组织理论引入健康管理,强调融入健康人文的管理策略对识别、评估和解决人群健康问题的作用。该研究从“SMG”管理即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互助管理(mutual-management)、团体管理 (group-management)的多级整合管理视角实施健康管理,旨在解决老年人健康管理“谁来管”、“管什么”及“如何管”的问题。据阶段性研究结果显示,
融入健康人文理念的“SMG”健康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及社会支持水平,对改善该人群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也有积极作用。
大会上各位专家的精彩发言让与会人员都受益匪浅,我们也期待健康人文理念的不断传播,扎根于人民心中,为“健康中国”做出贡献!
健康人文
全国第二届健康人文学术研讨会将于2018年11月17日在太原举办
段志光:医学人文拓展为大健康人文 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新华访谈
全国专家聚首山西研讨健康人文发展
提升健康素养的科普读物《健康人文》丛书在并首发
《健康人文》丛书:健康中国建设需要人文学科建设
欢迎光临 Discuz! Board (http://js.cuchom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