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标题:
【创新】“点名神技”哪家强?江西高校老师让学生与逃课分手的5种点名“神技”
[打印本页]
作者:
aoxiao168
时间:
2016-10-18 16:33
标题:
【创新】“点名神技”哪家强?江西高校老师让学生与逃课分手的5种点名“神技”
都说没有逃过课的大学不是真正的大学,可按时上课却是学生的本分,于是也就有了点名。近日,华东交大外国语学院教师胡永祥推出“微信自拍点名法”,让学子们直呼“太酸爽!”
此外,记者根据大江大数据研究中心梳理了高校花式点名的5种“神技”。那些五花八门的“点名神器”和老师学生间的“斗智斗勇”,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围观吧。
“点名神技”之“微信自拍点名”
用来上传照片的微信点名群
“点到技术哪家强,华东交大找永祥”、“这么另类的点到方式,你们城里人真会玩儿”、“居然微信自拍点到,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华东交大外国语学院教师胡永祥推出“微信自拍点名”后,学子们纷纷表示只能和逃课说“分手”。
原来,今年9月开学后,胡老师要求学生发送以课堂PPT为背景的自拍照到指定的微信群内,以此作为上课签到的依据。“这种点到方法太绝了,以后再无逃课的机会。”该校14级学生黄嘉皓打趣道。 14级学生刘宇科也对这种新潮的点到方式表示认可,他说,“我一直缺乏自制力,相信这种点到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鞭策我。”。
“点名神技”之二维码签到
据大江大数据研究中心显示,曾有媒体报道,江西师范大学刘一儒老师发明一种二维码签到考勤系统,给12级传播学院每位同学了一个对应学号、姓名的二维码,学生上课前扫一下,签到名单就会导入电脑,老师能与原名单比对。
据刘一儒老师介绍,在今年暑假期间,考虑到平时上课点名会浪费不少时间,而且学生有抵触情绪。教育技术专业出身的刘一儒就研发了一个操作简单便捷,只要一部手机就能签到的系统。“利用APP软件为每一位同学制作了特定的二维码,其中涵盖了姓名、学号等信息。上课前,学生只要一一扫描二维码,签到信息就会存储到电脑。通过Excel的比对算法,哪个学生到没到,一目了然,大大节省教师的点名时间。”
“点名神技”之高校教师发红包点名
据大江大数据研究中心显示,今年3月16日,福州大学阳光学院一位学生在微博上发出一张上课的照片,称课上老师用支付宝口令红包的方式点名,每节课自掏腰包发66元红包,抢红包的同学要输入姓名和学号。不少网友纷纷点赞称,这样的点名方式,大家再也不逃课啦。
用支付宝口令红包点名,具体如何操作呢?这位同学说,老师每节课发66元支付宝口令红包,口令是在“当时在场人数”最少的时候告诉大家,发出的口令红包的数量,跟当时在场同学数量一样。领取完红包的同学,输入姓名和学号,这样老师就知道谁来上课,谁缺课了。对此,网友们纷纷感慨称,“来上课还能领红包,真是太好了。”
“点名神技”之指纹签到
据大江大数据研究中心显示,媒体报道过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一名老师用指纹打卡机进行签到,学生们上下课都要按指纹签到。据说,这台神器出现了奇效,基本上没什么学生逃课了。
“点名神技”之投票表决器点名
数字按键,蓝色机身,屏幕可输入6位数字,信用卡大小,乍看一下像是计算器,实际上是四川大学的一种课堂投票表决器。该设备具有点名签到和(单多)选答题投票等功能,课堂上人手一部,机器编号与学生学号一一对应。对“神器”的这一功能,有学生开玩笑说:“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了。
点名指标难治本
逃课背后有颗“功利心”
春困、秋乏,夏打盹后又冬眠……在大学校园里,学生逃课并不罕见。如何遏制甚至杜绝学生逃课,也成了高校教师不得不面对的难题。为了啃下这块“烫手山芋”,高校老师与学生“斗智斗勇”,将学生“圈”在课堂。
发明“微信自拍点名法”的胡永祥老师认为,点名作为约束课堂纪律的一种方式有其存在的意义,同时,“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不能仅靠治‘标’,而应科学地优化课堂、将枯燥的学术课堂加入年轻的活力元素,更应当将‘本’打牢,让学生真正地参与课堂、融入课堂。”
此外,胡老师还发现,新式点名法施行几周后,他的课堂上座率和参与度都得到了提高。胡老师认为,逃课不应成为所谓的“时尚”,希望学子们别因为非正当理由耽误宝贵的学习光阴。
采访中,一位不愿具名的高校教授认为,大学生逃课的背后其实隐藏的是一颗“功利心”。他认为,年轻一代大学生的目标性、目的性非常明确。比如在校期间即详细规划职业未来,如何找好工作、好出路,赚更多的钱等等。
“这样有好处也有弊端,从大的方面讲,社会节奏加快、整体竞争加剧的氛围传导到学生身上,他们普遍比上一代人更有想法、更具活力,但‘实用主义’的倾向也更明显。”他补充说,“觉得有用就拼命学,觉得没用就狂逃课”,以致于部分学生觉得上大学就是为了拿文凭。
他表示,大学时光很珍贵,是人生重要的积累阶段,“如果读书求学时只醉心于实用知识与课程,却对基础性学科和人文社科课程‘冷眼相看’,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其综合素质必然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陈钰翔、记者王樊)
来源:中国江西网
编辑:小荷
欢迎光临 Discuz! Board (http://js.cuchom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